旋风文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不欺暗室为何比喻光明磊落(第1页)

“暗室”

乃是自己独处而别人看不见的地方,即使在这样的地方,也绝不做亏心事,此之谓“不欺暗室”

,这也恰恰符合中国古人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

的信仰。

汉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“不欺暗室”

这一习用语。

南朝梁简文帝萧纲(字世赞)被叛将侯景所害,被围困期间,曾作诗文明志,自序中说:“有梁正士兰陵萧世赞,立身行道,终始若一,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

弗欺暗室,岂况三光?数至于此,命也如何!”

“三光”

指日、月、星,“弗欺暗室”

对应于日、月、星“三光”

,足可见简文帝深为一生的光明磊落而自傲。

不过,“不欺暗室”

还有更有趣的原型。

西汉学者刘向在《列女传》中记载了卫灵公夫人的故事,归入“仁智传”

“灵公与夫人夜坐,闻车声辚辚,至阙而止,过阙复有声。

公问夫人曰:‘知此谓谁?’夫人曰:‘此必蘧伯玉也。

’公曰:‘何以知之?’夫人曰:‘妾闻礼下公门,式路马,所以广敬也。

夫忠臣与孝子,不为昭昭变节,不为冥冥惰行。

蘧伯玉,卫之贤大夫也。

仁而有智,敬于事上。

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,是以知之。

’公使视之,果伯玉也。”

阙,宫门的代称;公门,国君的外门;式,通“轼”

,车前供凭倚的横木,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尊敬的礼节;路马,国君之马。

蘧(qú)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,即使夜过宫门也要按照礼制下车,过了宫门再上车。

灵公夫人评价他“不为冥冥惰行”

,“必不以暗昧废礼”

,都是“不欺暗室”

之意。

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有趣的结尾。

“公反之,以戏夫人曰:‘非也。

’夫人酌觞再拜贺公,公曰:‘子何以贺寡人?’夫人曰:‘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,今卫复有与之齐者,是君有二贤臣也。

国多贤臣,国之福也。

妾是以贺。

’公惊曰:‘善哉!

’遂语夫人其实焉。”

灵公夫人的反应实在太快,果然不愧“仁智”

的赞语!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