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风文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酒有别肠不是形容两副肠胃(第1页)

“酒有别肠”

是一句古语,今天的文人雅士宴饮的时候,称赞能喝酒的人也常常用到这一句古语。

有人把“别肠”

理解成两副或者更多的肠胃,意思是有更多的肠胃能够容下更多的酒。

这种理解是错误的。

“酒有别肠”

一词出自《资治通鉴》。

五代时期,闽主王曦荒淫无度,有一次夜宴的时候,宰相李光准醉酒忤旨,王曦大怒,命人将他绑出去斩首。

执行的官吏哪里敢杀宰相,于是把他关进了牢里。

王曦第二天酒醒,又恢复了李光准的职位。

这天晚上又举行夜宴,如法炮制,他又让翰林学士周维岳下狱。

还是那位执行的官吏,扫榻以待,说:“相公昨夜宿此,尚书勿忧。”

宰相昨晚就睡在这里,所以尚书大人您也别担心。

果然,酒醒之后,王曦又释放了周维岳。

过了几天,王曦又举行夜宴,陪他喝酒的大臣们个个酩酊大醉,告辞而去,只有这个周维岳还在。

王曦很奇怪,问道:“维岳身甚小,何饮酒之多?”

左右回答道:“酒有别肠,不必长大。”

王曦越发好奇,命人剖开周维岳的肚子,“欲剖视其酒肠”

左右赶紧劝说:“杀维岳,无人复能侍陛下剧饮者。”

周维岳这才幸免于难。

“酒有别肠,不必长大”

的意思是酒量的大小不以身材的高矮为准。

“别肠”

之“别”

,不是指别的、两副或者更多的肠胃,而是指特别、与众不同的肠胃。

南宋诗人戴复古有《饮中》一诗,其中吟咏道:“腹有别肠能贮酒,天生左手惯持螯。”

诗意很明白,是形容有与众不同的肠胃能够贮藏酒。

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篇中曾经讨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:“黄帝曰:‘人饮酒,酒亦入胃,谷未熟,而小便独先下,何也?’岐伯答曰:‘酒者,熟谷之液也,其气悍以清,故后谷而入,先谷而液出焉。

’”

清代著名医学家张志聪为之作注:“饮酒者,先行皮肤,则水津四布,而下输膀胱矣。”

这是中医关于为什么酒比饭食先排出的解释。

按照张志聪的理论,与其说能喝酒的人“酒有别肠”

,还不如说能喝酒的人通过皮肤发散得更快呢!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